新闻检索
  您的位置: 世界经理人 > 68365365 > 品牌前沿 > 本土动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民族情绪如何与民族品牌趋利行为保持一致?
2008-09-09 17:41    作者:王首江
【ICXO.com编者按】一些本土企业家动辄喊“狼来了”,可口可乐收购汇源,一些人大惊失色,认为是民族之辱

标签:民族品牌 民族情绪 资本趋利 民族精神 朱新礼

    汇源卖给了可口可乐,乍闻之下,匪夷所思。记得汇源的广告说“要做民族品牌、做百年老店”,创始人和董事长朱新礼时时注意彰显自己的“民族精神”,朱新礼的话可谓掷地有声,可惜九个月还没过,“民族品牌”就改姓美利坚了。
   
    网上很多网友惊呼“又一个民族品牌没落了”,于是大声疾呼“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民族品牌”,还要求政府用“反垄断法对其进行审查”。汇源就要出嫁了,这对一直鼓吹“民族概念”的商界精英们无疑是个打击。不过,更受打击的,是一贯响应号召、支持民族品牌的消费者们,这个群体也许没想象中大,但在汇源此前多年的爱国攻势下,还是增长了不少。
   
    中国人常把“爱国”一词挂在嘴边,长期以来,“国货”时常被企业家拿出来做广告,美其名曰:“此乃国货”,大家买了就是爱国,不买就是卖国。此举也挤走了不少外资企业和外资品牌,也成就了不少今日的民族企业和民族企业家,汇源和朱新礼就是其中之一。可惜如今朱礼新同志突然不爱国了,面对74亿港元的巨大诱惑,突然来个大变脸,转手把自己手里的“民族品牌”卖给美国的可口可乐了。这一举动大大伤害了那些动辄就对“民族品牌”、“民族企业家”肃然起敬的消费者与媒体。所以很多网友又开始哀叹了,中国出一个民族品牌不容易,大家要支持、要保护,不知道朱礼新此时会怎么想。笔者想,他肯定现在正在翘着二郎腿,美滋滋地等着那白花花的74亿港元呢?
   
    中国人的“泛爱国”情节有时候使人受不了,动不动就要上纲上线、动不动就要说别人不爱国,但是很多人却抵制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,甚至骨子里就很希望能被糖衣炮弹袭击。面对巨大利益的冲击,很多人都把民族情节和爱国主义坦然地抛到脑后,恭恭敬敬地对利益的施舍者谄媚,寡义廉耻、爱国,对于此时的他来说简直就是负累,那时他只会恨得牙痒痒,而不是想当初一样满口爱国的口号。

    一些本土企业家动辄喊“狼来了”,可口可乐收购汇源,一些人大惊失色,认为是民族之辱,老是高呼振兴民族企业,但其价值取向仍然是趋利,是利用国人的泛爱国情绪来赚钱而已。如果理性的分析一下,这是市场的规则而已,不行就会被并购,再说买卖就是互利互惠。不要老是给这些商业行为扣上卖国的帽子,俗话说:“声音的巨人往往是行动的矮子”,整天高喊爱国口号的人不一定就爱国,说不定是真正的汉奸;那些不喊口号人就不一定不爱国,说不定关键时刻站出来的就是这些人。

品牌关键词:民族品牌   民族情绪   资本趋利   民族精神   朱新礼

 [品牌日报]

1、凡本网注明“世界经理人”或者“68365365”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,经本网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世界经理人”或者“68365365”,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2、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站)”作品,不代表本网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,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。
3、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,互相签订转载协议。
4、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、版权有异议,请于知道并能够知道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,本网积极配合处理,否则视为作者自动放弃相关权利。
5、联系我们:contact@icxo.com;投稿邮箱:article@icxo.com,欢迎赐稿。
相关阅读
 跨国企业并购民族品牌 商标权不可避免
 为什么说反垄断不是为了保护民族品牌
 民族品牌被收购 为什么总显得那么心甘
 朱新礼卖掉汇源与民族自信心溢价
 外资机构是如何利用被收购的上市公司
 大宝收购强生浮现外资威胁中国经济安全
栏目导航
更多精彩,请访问68365365(www.szhungwing.com)首页  
邮件订阅: